云南省壮大资源经济的路径和发展建议分析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8-23 11:26:18点击:1811
云南区位优势突出,资源禀赋独特,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是摆在全省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从资源经济的发展背景、发展路径入手,对资源经济的全面发展给出建议,力求抓住和挖掘全省经济深入发展的最大机遇和最大本钱。
目 录
参考文献
(一)资源经济提出的背景
2023年年初,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在《推荐十大正规网赌网站》杂志刊发署名文章,提出:云南区位优势突出,资源禀赋独特,丰富的绿色能源、矿产资源、高原特色农业资源、文旅资源、生物资源,是加快发展、实现后来居上的最大本钱。要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充分释放内需潜力,大抓投资、大抓项目、大抓消费、大抓外贸,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壮大资源经济要“坚持全省资源管理“一盘棋”,加强与周边国家资源合作,做好资源高效利用。随后,云南省政府发布了《全球网赌十大网站》和《推荐十大正规网赌网站》,以上《推荐十大正规网赌网站》明确,将围绕“3815”战略发展目标,统筹整合教育、科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资源,合力推动我省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资源经济的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及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决策部署,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资源管理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着力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着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资源需求,着力做好高质量发展的资源保障服务。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省委省政府“三高四新”战略部署,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
(三)资源经济的范畴
云南是资源大省,是沿边开放前沿,发展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有基础、有条件、有前景。“三种经济”的相互叠加,将为云南经济“跑”起来赋予新动能。云南资源经济主要以绿色能源、矿产资源、高原特色农业、文旅资源、生物医药产业等为主。云南一方面要树牢“资源为王”的理念,坚持全省资源管理“一盘棋”,防止资源浪费甚至贱卖。另一方面要打好资源优势这手牌,以资源推动产业发展,打造全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最终形成“以资源换产业、以资源换市场、以资源换技术”,推动工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走现代化、设施化、高端、高品质农业发展路子,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观光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转变”。
(一)加强资源管理与保护
资源管理与保护是资源经济发展的基础,旨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在资源管理与保护方面,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资源开采政策,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政策可以包括资源开采许可制度、资源税收政策、资源消耗限制等,通过引导企业和个人进行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避免过度开采和浪费。政府还可以建立资源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协调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工作,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环境保护措施是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重要方面。资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常伴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止和治理。政府可以加强环境监管制度,建立健全的环境评估和监测体系,对资源开采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和监管。同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完整性。此外,还可以推动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减少资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也是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重要手段。循环经济是一种通过资源的再利用和回收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的经济模式。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鼓励企业开展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再生利用,推动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同时,可以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和回收利用率。此外,还可以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促进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循环利用。资源管理与保护还需要加强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公众是资源的使用者和保护者,他们的参与和意识对资源管理与保护至关重要。政府可以加强公众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认识。通过开展环境宣传活动、举办资源保护主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公众对资源问题的关注度。同时,政府可以鼓励公众参与资源管理和决策过程,通过公众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资源管理和利用模式。此外,还可以加强媒体宣传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发挥宣传教育的力量,推动公众对资源经济的关注和参与。资源管理与保护是资源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这些措施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推动资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科技创新
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资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在这个背景下,科技创新与应用成为了推动资源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是壮大资源经济的关键。通过科技创新和应用,可以提高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可以开发出更加高效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降低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例如,在农业领域,农业科技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减少对土地、水资源和化肥农药的需求。在工业领域,先进的制造技术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减量化处理,最大程度地降低资源的损耗。当某种资源短缺或价格过高时,科技创新可以帮助开发出替代品或者寻找其他资源的利用途径,可以推动资源的替代和多样化利用。例如,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替代传统能源的重要选择。此外,科技创新还可以推动资源的多样化利用,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资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通过科技创新,可以开发出清洁生产技术和环保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对环境的破坏。例如,在能源领域,清洁能源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科技创新还可以促进资源经济的升级和转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兴产业和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推动了资源经济的升级和转型。例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共享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兴起,通过共享资源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三)产业升级与转型
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传统的资源开采和利用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需求。因此,产业升级与转型成为了推动资源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传统产业往往依赖于大量的资源投入和高能耗的生产方式,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通过产业升级与转型,可以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例如,在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减量化处理,最大程度地降低资源的消耗和损耗。传统的资源经济往往依赖于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而现代经济更加注重知识、技术和创新的驱动。通过产业升级与转型,可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培育新的高附加值产业和新的增长点,可以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例如,在能源领域,新能源、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向低碳、绿色发展转型,提升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传统产业的衰退和新兴产业的兴起,劳动力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通过产业升级与转型,可以培育新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促进就业结构的优化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例如,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太阳能、风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就业来源。传统的资源经济往往集中在某些地区,导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恶化。通过产业升级与转型,可以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的分散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例如,在农业领域,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科技的发展,可以实现农村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促进城乡经济的融合和可持续发展。产业升级与转型是资源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经济结构的优化、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以实现资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各国必须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资源挑战和环境问题,实现资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促进资源的共享与互补。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而另一些国家则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市场需求,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优势,通过交流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互惠互利的合作,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互补,使资源最大化利用和效益最大化。资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技术创新与应用,而技术创新往往需要跨国界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共享科研成果、开展技术合作与转让,各国可以共同推动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推广。资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这是全球性的挑战。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各国可以分享环境保护经验、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共同构建可持续的生态文明。资源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贸易与投资的支持,而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帮助消除贸易壁垒、促进投资合作,实现资源经济的互利共赢。通过加强合作与交流,可以促进贸易与投资的便利化和合作的深化,可以促进资源的有序流动和优势互补,推动全球贸易与投资的平衡发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在资源经济的发展路径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资源的共享与互补、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共同发展、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强、贸易与投资合作的深化,可以实现资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各国应加强政策沟通和合作机制建设,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入发展,共同应对全球资源挑战和环境问题,实现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一)摸清资源底数,实现资源“一盘棋”管理
云南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之称,享有“世界花园”“旅游天堂”的美誉,有着全国排名前列的清洁能源资源、生物资源、文旅资源等。全省水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可开发总量达2亿千瓦,绿色铝、绿色硅成为千亿级产业;绿色食品重点产业综合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云花、云茶、云咖等特色农产品享誉海内外;全省已发现的铅、锌、锡等各类矿产资源有157种,其中82种矿产查明资源储量排在全国前10位;生物多样性、森林覆盖率等位居全国前列,多样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吸引着世界目光。摸清资源底数,实现资源“一盘棋”管理是云南省壮大资源经济的关键一步。但长期以来,云南省资源布局和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较为突出,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产业化水平不高,资源经济产业链短、价值链偏低,资源型企业发展存在“小散弱”等问题。打好资源这张牌,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题。首先,需要进行全面调研,了解云南省各类资源的分布和储量情况,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通过科学严谨的调查,可以准确掌握云南省的资源底数,为后续的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可靠的依据。具体而言,发挥气候立体、产品多元优势,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在“特”字上下功夫、做文章,培育壮大农业市场主体,提升农业组织化水平,打造一批突出地域特点的绿色产品,打响“绿色云品”品牌;发挥清洁能源富集优势,深入推进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融合发展。加强光伏资源开发省级统筹,力争新开工新能源项目1500万千瓦,加快托巴、旭龙等水电项目建设,加快建设“绿色铝谷”“光伏之都”、全国新能源电池基地;发挥自然、人文、生态综合优势,加快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支持“旅游+”“+旅游”模式、业态、产品创新,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发挥有色金属资源富集、品类齐全优势,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推动锂、铂族等稀贵金属产业化,加速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滇中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发挥生物资源丰富和人才优势,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着力培育三七、天麻、灯盏花等“云药”品牌,大力发展美妆产业,着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摸清碳资源底数,加快研究“双碳”背景下碳汇资源优势和价值实现路径,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其次,建立资源数据库必不可少。将各类资源信息进行整合、共享,并建立起统一的数据库系统,有助于提高资源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资源的综合管理。最后,制定综合规划,明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向,确保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开发。通过摸清资源底数,实现资源“一盘棋”管理,可以有效地推动云南省资源经济的发展。
(二)将资源产业化,打造产业集群
全面赋能云南的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丰富的资源要素是云南实现跨越赶超的支点和关键所在,云南省要充分发挥绿色能源、高原特色农业、文旅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诸多优势,做好工业转型升级、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旅游业创新发展、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发展四篇文章,着力打造绿色能源强省、绿色农业强省、文化旅游强省、有色金属产业强省、生物产业强省。要着眼长远发展,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大抓产业招商、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同时,持续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工作,不断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提升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水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近年来,云南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坚守实体经济大抓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力推进产业强省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22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954.2亿元,同比增长4.3%,分别居全国第18位和第6位,经济总量与前两位的差距不断缩小。2023年以来,云南着眼高质量发展要求,把发展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作为抓产业的重要方法和路径,进一步优化政策组合,加强系统集成,以资源换产业,以园区聚产业,以口岸推动产业融入“大循环、双循环”,打造云南经济发展比较优势、综合优势,全省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多项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增速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1-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增速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高原特色农业产销两旺,烟草、有色、化工等传统产业稳定增长,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数字经济、文旅产业、边境贸易等快速发展。在国家支持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等系列政策的加持下,各种要素正加速向云南汇聚,产业发展迎来新的重大机遇。推动重点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坚持全省资源管理“一盘棋”,加强产业发展布局统筹,推动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等重点优势产业聚力产业链关键环节强链、产业链配套环节补链、产品附加值提升延链,着力招引产业链龙头企业,推动以商招商、以商建园、以商延链,推进全产业链集聚发展,加快建设“绿色铝谷”“光伏之都”、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电池基地。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加快绿色化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增强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强化烟草产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调优产品结构,提升品牌竞争力,做强原料“第一车间”。优化钢铁产能布局,加快化工产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积极发展精细化工,大力推动有色、建材等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优硅锗半导体、锡基、钛基、高纯金属靶材等稀贵金属新材料,稳步发展稀土、化工等新材料,加快建设锡基、钛基、光电子微电子等产业基地,打造滇中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楚雄绿色钛产业集群。围绕生物制品、现代中药、化学药、健康产品等特色优势领域,着力培育三七、天麻、灯盏花等“云药”品牌,大力发展美妆产业,打造化学药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数字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打造智能终端制造产业集群。
(三)挖掘经济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2022年,省政府调整充实省招商委并完善工作机制,出台《推荐十大正规网赌网站》《全球网赌十大网站》。省投资促进局研究制定招商引资项目引进全程管理服务办法、投资促进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双10条”措施,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更健全、政策更有力。在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下,省招商委与省招商委办公室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全省上下树立起大抓发展、大抓招商的鲜明导向,不断完善纵向贯通、横向协作的联动招商工作新机制。新项目不断引入,好项目快速聚集,大项目加速建设。把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更好地结合起来,云南省凝聚各方力量,激发更大的活力,加快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招商上更加重视育链、引链、补链、强链,打通产业链循环,按照阶段性的重点,攥紧拳头、集中力量朝着重点方向招大商、招优商、招好商,在做强做优产业链的基础上培育强大的产业集群。强化联动,下好招商引资“一盘棋”。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云南着力健全省级统筹、州(市)联动招商机制,发挥招商引资“运动员”和“服务员”作用,打通机制联动壁垒,选优配强招商引资专班力量,充分履行招商引资主体责任,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更健全、政策更有力。围绕产业强省目标,聚焦当地主导产业共同开展精准招商,建立招商工作共商、招商信息共享、招商项目共推、招商活动共办、重大项目共促、招商队伍共建等合作机制,科学引导资源要素配置,优化引资结构和产业布局,促进各州(市)特色化、差异化、高质量发展。开年以来,各地迅速行动,开足马力招商引资。一季度重大产业项目调度暨开工推进会结束后,州(市)党政“一把手”纷纷带队赴省外开展招商活动19批次,推动一批合作项目成功签约。招链引群,画好产业集聚“一张图”。聚焦绿色食品、绿色铝、绿色硅、有色金属、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云南以延链补链强链进行精准招商,形成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形成协同发展的“雁阵效应”,不断提升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新能源电池产业为例,通过发挥本土上市企业恩捷股份(002812)“链主”优势,玉溪市积极开展“以商招商”,先后招引了亿纬锂能(300014)、华友钴业(603799)、云天化(600096)、山东丰元、河北坤天、云南烨阳、新乡天力等一批企业签约落地,努力力实现产业从无到有,逐步覆盖上中下游的全产业链布局。招新引优,做好全周期服务一体化。各地出实招真招,全方位为企业发展做好服务。安宁产业园区从项目洽谈、引进、签合同,到政策和要素保障、企业落地、开工投产随时关注企业动态,协助企业办理各类手续,及时传达优惠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服务企业和项目“全周期、零距离”,政策落实和诉求回应“零时差、零落差”,让其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营商环境方面实现了全面突破。云南省招商引资工作正呈现出新项目不断引入、好项目快速集聚、大项目加速建设的良好发展态势,各地正花大力气、下真功夫,以实干实绩交出招大引强的优异答卷。
(四)加强人才培育,坚持产教融合
人才是兴滇强滇的第一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人才新高地和区域性人才中心,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人才总量显著增长、素质大幅提高、结构持续优化,人才服务发展效能全面提升,云南正成为人才创新创业、建功立业的热土。人才引领发展作用充分发挥。我省深入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工程,党管人才工作机制日益完善。目前,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书记、省长任组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29家,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均成立了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人才引育力度不断加大。我省坚持外引和内培并重、刚性和柔性引进并举,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为抓手,以项目化推动为方式,有效提升人才数量和质量。省级每年投入40亿元,大力实施“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率先在全国系统化启动“柔性引才”工作,在大理、腾冲、西双版纳、普洱、丽江建成5个云南省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基地,在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设置“招才引智”工作站,通过顾问指导、兼职服务、项目合作等方式,吸引16名院士、200余名省外高层次人才在滇服务。全省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省重点实验室107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66个、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4个,集聚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前沿领军人才。2012年到2021年,云南省人才资源总量从357.15万人增长到611.08万人,2017年、2019年和2021年,云南连续3个增选年度共有7人入选“两院”院士,位居西部前列;204人入选各类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融合。聚焦产业强省建设,实施“园区人才支持计划”,在招商引资中同步配套开展招才引智,聚焦重点产业和产业链,摸清产业人才需求,制定发布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制定云南省现代产业领域新增本科专业认定评估方案,征集发布重点产业科技成果供需目录,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五链衔接,实现产业发展与育人动态耦合。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新时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怎么抓好“产”与“教”成为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关键,要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不能“闭门造车”,要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科技链“五链”有机衔接。一是打通教育链,完善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理顺人才链,增强多元协同育人实效;三是链接创新链,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四是服务产业链,提升职教社会服务能力;五是对接科技链,推进数字化职教建设。
(五)加强国内外合作与开发
云南地处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三大区域接合部,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作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内引外联区位优势十分突出。近年来,云南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出台维护好运营好中老铁路开发好建设好中老铁路沿线三年行动计划、云南省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等系列规划和政策文件,有效构建高位推动、上下协同的政策体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云南还出台了支持瑞丽、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措施和河口高质量发展意见,加快沿边产业园区建设。深度对接《推荐十大正规网赌网站》(RCEP),加强与成员国务实合作,云南与RCEP成员国实现了服务贸易全覆盖。当前,中老铁路黄金线路效应持续扩大。云南持续推进中老铁路沿线开发77个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澜湄快线”与中欧班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等有机衔接。中老铁路自通车以来,货运辐射老挝、泰国、缅甸等13个国家,货物品类超2000种,有力促进沿线产业发展及经贸往来,“黄金大通道”效益凸显。此外,近年来云南持续推进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开放平台建设,推进跨境贸易、跨境产能、跨境物流,全力发展口岸经济,不断完善口岸功能,通关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云南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均排名中国第1位,全年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排名中国第2位、第3位。2023年1至5月,全省实际利用外资2.25亿美元、增长309.8%,全省口岸进出口货运量1872.9万吨、增长52.6%,口岸进出口货值实现134.3亿美元、增长16.9%。背靠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面对新天地、新市场的召唤,云南将接续实施好产业强省系列三年行动,高质量做好项目工作,大力发展壮大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不断提升与国内先进省区、周边国家地区交流合作水平,加快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
(六)强化政策保障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科学谋划了新时代云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实施“3815”战略发展目标,制定了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实现“三年上台阶、八年大发展、十五年大跨越”的发展目标,需要我们准确把握云南的战略机遇、政策机遇、发展机遇,把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逐步转变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其中,大力发展资源经济是应该做好的一个重要方面。云南印发《全球网赌十大网站》,聚焦产业强省建设,形成以产业强省三年行动为统领,以农业现代化等7个系列专项三年行动、绿色铝等5个配套政策为支撑的产业强省建设“1+7+5”政策体系。紧随其后,细分产业的三年行动计划相继印发。在系列产业三年行动的指引下,各地纷纷围绕重点产业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强化保障力促项目落地,提升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招大引强”助推产业体系快速搭建。2023年,省委、省政府继续印发行动、政策措施,全力推进产业强省建设。《全球网赌十大网站》作出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部署,发展园区经济,推动开发区振兴,各有关部门将统筹推进政策落实落地,聚焦重点产业打造全产业链,形成“15+7+N”全方面多层次格局,充分发挥15个国家级开发区引领作用,打造7个千亿级省级重点开发区,加快形成新的聚集效应和增长动力。《推荐十大正规网赌网站》提出把推进重点产业发展作为发力点,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推进重点工业领域延链补链强链,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发挥产业生态主导作用,瞄准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环节延长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优势企业集群落地、集约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核心是盘活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补齐短板,补强弱项,就应当充分盘活资源、发扬优势。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全省资源管理“一盘棋”,以资源换产业、以资源换市场、以资源换技术,大抓产业招商,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开展已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以资源推动产业发展,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内容来源:梧桐经济院
文章来源:全球网赌十大网站咨询微信公众号